dog0040 義工統統都要包括
 
經題的部分到這個地方就講圓滿,下面第三大段「釋文」,我們來解釋經文。解釋經文,這「三釋文」是李長者,李長者的這個三段。這上面「四釋文」,這個「四」是清涼大師的,清涼大師分四段,第四段釋文。這第三段釋文是李長者的,我們在這邊看到「三釋文」,又看到「四釋文」,這清楚了。講到釋文,道霈大師,因為《纂要》是道霈法師作的,他就用清涼的,解釋經文就不用長者的,就用清涼的。
 我們看清涼大師《疏鈔》,「此會六品」,這一會是第三會,我們要清楚,第三會有六品經,「分為二分」,六品經可以分為兩大類。「初二品」,這是第一類,就是「升須彌山頂品」,這是第一品,第二「須彌頂上偈讚品」,這二品是一個單元,後面四品是第二個單元。這就是分為二分。這二品他用了一個標題,說明這二品的經文大意,「方便發起」,是第三會的方便發起,「後四品,當會正說」。這是說六品經。下面給我們說明,「前中初之一品」,就是我們現在學習的升須彌山頂品,這一品,「唯是由致」,這品經內容是什麼,就是發起的因緣,這一品給你說明什麼原因發起這一會。
 「偈讚一品」,這是第二品,「義有兩兼」,這一品有兩個意思,第一個是方便,「一是方便,謂前品化主赴機」,這個前品就是第一品升須彌山頂品,化主是佛,佛是教主,他到達。這個機就是我們今天講學生,主是老師,老師我們講或者是到達學校,學校是教化學生的場所,化主到達教化眾生的場所,所以這是方便。「後品助化讚佛」,那是須彌頂上偈讚品,第二品。第二品講的是什麼?講的是十大菩薩,這個十大菩薩就是十住菩薩,從初住到十住,這一會。這十大菩薩讚佛,以偈頌讚佛,助佛教學。所以老師在教學一定會選,我們過去在學校念書,現在我們不知道,從前在念小學,同班同學成績特別好的,老師總是找二、三個等於說當助教,老師講完,有什麼不懂、不清楚的就問他,他聽懂了,他知道,問他;他講錯了,老師糾正,幫助老師教學。在大學裡面設的有助教,我們念小學的時候,老師把優秀的學生挑出來當助教。另外一種就是護持。所以這個後品裡面,由助裡面,一個是助教學,一個是護持,弘護一體。這裡面講「主伴圓備」,主是教學的人,伴裡面有學生,還有一些職員。像我們這個道場,我們有很多的工作職員,也有很多的義工。職員、義工統統都要包括,都要圓滿具備,這個教學才能辦得好。如果只有學生,沒有照顧的人,很困難,老師沒有法子教。只有這些服務的、照顧的人,沒有老師,也沒人上課,也不行。所以一定要主伴圓滿具備。「方演法故」,這才能表演正法,這個意思很深。我們想一想,佛菩薩的教室在哪裡?佛菩薩教室就是社會,我們今天講社會,沒有一定的教室,特別是釋迦牟尼佛為我們示現,他人在哪裡,教室就在哪裡。在曠野,教室就在曠野;在山林,教室就在山林;在河邊,教室就在河邊;在皇宮,教室就在皇宮,國王請他到宮廷裡面去教學;在居士長者的精舍,那他教學就在精舍,沒有定處!所以《華嚴經》七處九會,李長者的《合論》說十處十會,不是在一個地方講的。我們前面讀過,第一會是在菩提場,菩提樹下,第二會在普光明殿,第三會是這一會,在忉利天宮,不是在一個地方講的。但是你要曉得,它表法,不是叫你真的就升到須彌山,這個意思前面說過。這是一個意思,是方便的意思。
 第二是「所依」,這個依,我們講依靠、依據。「謂三天說法,各有偈讚,欲顯三賢」。這個三天,現在我們看到的是第一個忉利天;再下面第四會,夜摩天;再下去第五會,兜率天,這三天。佛在這三天說法,都有偈讚,菩薩天人都有偈讚。「欲顯三賢,皆依佛智」,這把所依說出來,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都依佛智。你看這個地方沒有講如來智慧,實際上還是如來智慧。為什麼要說佛智?教化眾生,為眾生做榜樣。學生確實開悟,像惠能大師他真開悟,他真成佛,他如果要是依自己所悟的境界來說法、來教人,別人不服,因為別人不知道他開悟。所以他還是要用釋迦牟尼佛的遺教,依照這個經教教,講得很透徹,別人聽了真佩服,他要依佛智,就這個意思。
 老師培訓學生,為什麼對學生限制那麼嚴?學生智慧開了,確實他有很好的意思能說出來,阻止他,不准講,要依老師的。這為什麼?你初出山門,初學,雖有好的,大眾不服。而且又怕什麼?怕初學的人養成傲慢,這一有傲慢那就完了,就大幅度的退轉,不是退轉就變邪了,就偏差了,偏差就走到旁門左道,很容易。所以要依佛智。慢慢到你講的時間久了,像我依李老師十年,十年守住他的教誨,人相信!走到哪個地方去,淨空法師,你跟誰學的?我跟李炳南老居士學的。大家一聽李老師,都很尊重、很敬佩,那他也就佩服你,就這麼個道理。如果我說我沒有,我無師自通。別人說你狂妄,誰聽你的?這個道理,這是人情世故,養自己是韜光養晦,特別是在年輕的時候。
 老師當年教我們,在家裡教我,講經在家裡,不能出去。什麼時候才可以出去?他給我限定是四十歲,我跟李老師是三十一歲,四十歲才可以出門。為什麼孔子說「四十而不惑」,怕你定力不夠,你會被外面花花世界迷惑。如果還講得不錯,人家這一讚歎、一奉承,就把你毀掉。名聞利養一現前,你就擋不住,你會起心動念。四十以後你成熟,你才可以離開老師到外面去講。這個我都遵守老師,我確實四十歲才離開他到外面講。現在這個世界誘惑的力量太大,四十、五十都靠不住,這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從前舊社會那個誘惑少,誘惑的力量不強;現在誘惑的力量比從前,不要說多,我們學佛的時候,五十年前,半個世紀,超出一百倍都不止。所以今天人的成就,那種定力、耐心要超過我們當年一百倍,你才能成就,否則的話,必然會被淘汰。所以今天學的時候淘汰,一點都不希奇,法弱魔強,你哪有這個能力!那在這個時候怎麼辦這時候我們自己一生不離開經教,天天讀經,親近佛菩薩,佛經時時刻刻在提醒;天天講經,講經是勸別人,更重要的是勸自己勸別人是其次,勸自己是第一。如果講給別人聽,自己做不到,生不生慚愧心?要不生慚愧心,那就麻木不仁,那已經走上魔道,那就不是佛弟子。我們在此地看,三賢菩薩皆依佛智,你看看,到什麼時候才是自立?登地,這就說明三賢都不能離開佛。「有差別故」
 後面說「離如來智無自體故,獨為方便,甚抑讚詞」。我們依佛智,佛智就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。所以你常常讀誦大乘,把自己自性裡面的智慧引發出來,這就是一般人講的開悟。這種開悟的方法叫聲聞,聽佛講經,讀誦佛的經典,從這個地方。確實對於中下根性的人這個方法妙極了,特別是娑婆世界眾生,所以「此方真教體,清淨在音聞」,這個地方的人眼根、耳根很利,他會看、他會聽,看了、聽了他會覺悟。這是方便,方便就是講依佛智。
 【*祈勸大眾持念***南無阿彌陀佛***南無觀世音菩薩***聖號*停緩地球冰山暖化*救渡止息世界大災難*】*** 【扭轉乾坤】***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mtb2010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