虛空好比是天上一片雲彩
 
底下一句「得如來一身無量身」,一身是什麼?是自性,是沒有身;無量身是什麼眾生有感,他就現身。跟諸位說,這不是分身,這不是化身,你說什麼都是錯誤。為什麼?一身是法身,法身沒有相,法身遍法界虛空界,所以什麼地方有感他立刻就現相,不是說他從那裡過來一下,不是的,就在現前。連虛空,我們今天講時間、空間都是法身現的,《楞嚴經》上佛說得清楚,我們都以為虛空很大。《楞嚴經》做比喻說,我們的自性好比是虛空,我們現在的虛空好比是天上一片雲彩,你說雲彩大,是虛空大虛空太小了,虛空是自性變現出來的。法身是無窮大的,虛空是法身裡面的一點。所以不是什麼從那裡來、到這裡去,沒有。你證得法身之後,沒有距離、沒有先後,沒有先後是沒有時間,沒有距離是沒有空間。十法界裡面眾生當然有感,不但有情眾生有感,無情眾生也有感,你說他哪裡不現身?處處現身。現的身不是一定的,千變萬化,這個道理你想想江本勝的水實驗,你就有一點體會到。絕對沒有妄想分別執著,也就是說絕對沒有起心動念、分別執著,叫得大自在、真解脫。所以一身就是無量身,無量身就是一身,這個無量身包括依正莊嚴。

amtb2010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 
那個懂是似是而非自以為懂得

amtb2010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實驗水自然法爾如是的示現
 下面說「然上所釋,皆圓教意」,清涼大師跟我們講解的,都是大乘圓教的教義,講得圓滿。「故下發心品云」,初發菩提心品,下面一品「發心品」裡面說,「應知此人」,此人就是剛剛證得初住的這個人,「即與三世諸佛同等」,這成佛了,這個人就是剛剛放下妄想分別執著。我們講得比較清楚,大家明白,不會誤會,我講不起心、不動念、不分別、不執著,我講四句。不起心、不動念就是妄想沒有了,起心動念是妄想,不分別、不執著,這是佛。佛在世間示現的時候,應付這個好像是起心動念,那不是的,他確實沒有起心動念,沒有分別執著,可是他表演的時候真有。那個有是什麼?就我現在用江本勝博士的實驗,水自然法爾如是的示現,沒有分別執著、沒有起心動念,性德起用。「恆順眾生,隨喜功德」,這兩句話講得好,佛菩薩在世間恆順眾生,眾生善,順他的善;眾生惡,順他的惡,沒有一樣不隨順。隨順裡頭不起心、不動念、不分別、不執著,那叫功德,那叫隨喜功德。如果恆順裡面有起心動念、分別執著叫造業,那業就有善惡,出不了六道,惡業就是三惡道,善業就是三善道。如果恆順眾生,做一切事情像善財五十三參,他不起心、不動念、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,功德,功德怎麼樣把他無始無明的習氣就斷掉。無始無明習氣用這個方法斷,除這個方法沒有第二個方法。不能說我要用什麼方法斷、我要修什麼功,那就錯了,一起念頭你就墮落了,所以叫無功用道。他與三世諸佛同等。

amtb2010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韓館長三十年得力於她的護持
 >>>古時候,我們從書上看到的。在這一生當中,我們親眼看到的,是個正法道場,是有好老師,由於不能忍,掉頭而去,可惜了。業障深重的凡夫,在善知識會下,不是幾天幾個月就成就。我跟李老師十年,你沒有十年根紮不穩。他老人家雖然很謙虛,告訴我五年,我加一倍,你不能忍,這十年你能過得下去嗎學成之後,我跟韓館長三十年,得力於她的護持,你不能忍,那你就不能成就。怎麼忍法你認識她是善知識、她是佛菩薩,她的一切都是把我的無始無明習氣煩惱磨掉,這是真善知識。凡夫在世間,頭一個貪戀的是財、名利,不容易放下。韓館長是佛菩薩再來,我心目當中她是佛菩薩再來,她是來度我的。我的三個老師,方老師、章嘉大師、李老師是把佛法的理論傳給我。我在生活上、在教學上,磨鍊要靠韓館長,我能認識很清楚。錢很難放下,我從小是看得很淡,可是供養一多的時候往往就增長貪心,沒有的時候還無所謂,供養多了貪心,地位高的時候貪名,貢高我慢就會起來。

amtb2010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 
最好的朋友批評得有分寸智慧

amtb2010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參學是歷事鍊心是徹底覺悟了
>>>下面清涼大師舉個證明,這個證明很好,「善財童子於妙峰山頂見德雲者,亦表斯位,彌顯有由」,這句話說得好。《華嚴經》末後一品「入法界品」,五十三參第一參就是參訪德雲比丘,在《四十華嚴》稱為吉祥雲比丘,吉祥雲就是德雲,這兩個翻譯翻的不同,是一個人,吉祥雲比丘。在須彌山頂見到他,這是代表初住菩薩,善財童子去參訪初住菩薩,他自己就到初住,他要不到初住,見不到初住菩薩。所以講參學,參學我們要懂得這個道理。什麼時候才有這個資格參學?大徹大悟、明心見性之後,這才開始五十三參。沒有見性的時候,怎麼辦?跟著老師,不能離開老師,就好像學校念書,你沒有畢業,你不能離開學校。善財的老師是文殊菩薩,他在文殊會下,他所示現的是漸修,不是頓修,不是像惠能大師一樣,這都做樣子給我們看的,慢慢放。放下執著、放下分別、放下妄想,妄想就是起心動念,統統放下,畢業了,就大徹大悟。

amtb2010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不要想著這個事情非我做不可

第二個是邊見,邊見我們用現在話講,諸位好懂,對立。邊見沒有了,對立沒有了,別人跟我對立,我不跟他對立,這是初信位的菩薩。沒有對立就沒有矛盾,沒有矛盾就沒有衝突,沒有衝突就沒有競爭、鬥爭,這都沒有。所以他能跟一切眾生和睦相處、平等對待,於世出世間法沒有一絲毫貪戀。在這個世間, 經上常常教我們,隨緣不攀緣,不要想著這個事情非我做不可,眾生業力感召,佛菩薩念念在照顧,這在《華嚴經》上太清楚、太明白了,眾生造極重的罪業,佛菩薩也不捨他。佛菩薩對眾生一切照顧是法爾如是 ,這裡頭沒有感情的,剛才講過,絕對沒有起心動念,起心動念尚不可得,哪來的分別執著!所以我們對佛菩薩是永遠不能理解,都把佛菩薩當作人看待,「他也有分別、他也有執著」,就全錯了。

amtb2010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首先放下你的自尊心學謙卑
我非常感激章嘉大師,因為第一天我就問他這個問題,我說我現在知道佛法好,有沒有方法能叫我很快的契入?他告訴我,「看得破,放得下」,就契入了,這是講真話,沒有絲毫隱瞞。我問他老人家:從哪裡下手?布施,這是最初方便。我們聽他的話,了解的意思很淺,不像現在有深度,那是剛剛入佛門,了解得很淺。好,學布施,布施是放下,先放下身外之物,外財,然後能再進一步用內財布施,內財就是做義工,在道場做義工。我在懺雲法師茅蓬做義工,在台中蓮社、慈光圖書館做義工,這是內財布施,這叫最初方便。以後慢慢懂得了,放下那些外面是小事,但是想想看也不是小事,為什麼?那外面都是障礙,障礙統統放下之後,真正的正意,這是如來真實義,是教我們放下執著、放下分別、放下起心動念,這是如來真實義。但是如果你身外跟內財都放不下,執著分別你就別想,所以真的還是最初方便。老師給我們引導讓我們上第一個階梯,上第一個階梯,慢慢會發現有第二個階梯,還有第三個階梯;可是這第一個階梯,沒有人指導你,你不知道。

amtb2010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
 總以為自己比別人強別人不如我

amtb2010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一生當中不忘記父母老師之恩

amtb2010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