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oe0016就是佛法裡面常講的世智辯聰
***承接取段上下文*** 學佛頭一個,學對一切眾生謙虛。所以自己,你看看儒,甚至於外國的宗教,我講過天主教的《玫瑰經》,《玫瑰經》第一段就是講聖母瑪利亞的謙卑,你看把這個擺在第一節,第一節課程學什麼?學謙卑,誰帶頭?聖母瑪利亞帶頭,耶穌的母親。我們中國五千年前老祖宗教我們要學謙虛,「滿招損,謙受益」。《易經》六十四卦,謙六爻皆吉,這六十四卦其他每一卦裡有吉有凶,只有這一卦有吉沒有凶,謙虛,你就曉得謙是純性德,我們常講純淨純善,就是謙敬。諸佛菩薩對一切眾生謙敬,為什麼?他知道一切眾生本來是佛,對別人謙敬就是對自己自性謙敬,尊重別人是尊重自己,不尊重別人是不尊重自性。這個道理不但要懂,要懂得透徹,為什麼?你才會做到。你能夠做到,遇到大乘教你才能夠聽得懂,你才能相信,你才能理解,你才能做到。《華嚴經》上沒有一句是我們做不到的。所以做不到,清涼大師這句話也說得好,誠為自欺,你真正是自欺欺人。
大乘《起信論》裡面講的「本覺本有,不覺本無」,你說你能不能做到?不覺就是迷,妄想分別執著本來沒有。這樁事情我們講得很多,講得很詳細,它到底是個什麼東西?真的把它搞明瞭了,它是《百法明門論》裡面的不相應行法,用現代的話來說,抽象的概念。這是個錯誤的、虛幻的抽象概念。你能把它放下,性德就流露,你的智慧德能就流露,你要不肯放下,智慧變成煩惱,德變成造業,相變成三途六道。這是把消息透給你了,如果一下覺悟過來,原來三途六道就是一真法界,真的,一點都不錯,一覺悟了立刻就恢復。所以大乘教裡面常講「煩惱即菩提,生死即涅槃」,就不二,涅槃、生死不二,菩提、煩惱不二,入一真法界,你才真正恢復了真誠心、清淨心、平等心、正覺心、慈悲心。
這首偈講了六個慧,我們也要把佛經裡面的智慧略略的說一說,大乘教裡面稱為般若。《智度論》上說「般若者,秦言智慧」。這個秦是中國,因為翻經是在姚秦時候翻的,《金剛經》是姚秦時候翻的。「一切諸智慧中,最為第一,無上無比無等,更無勝者」。你看就是這個經文上所講的,末後講到第一、講到勝、講到殊勝。所以般若是可以翻,為什麼不翻?這裡頭有個道理,第一個是尊重不翻,第二個是中國智慧不能包括般若,因為它有第一、無上、無比、無等,我們通常智慧裡頭不含這個意思,所以只好用音譯然後再加以註解,這是我們應當要曉得。
經上常講的「二般若」,這是佛學常識,我們要介紹一下。什麼叫二般若?也有幾種說法,第一個叫「共般若」,共是什麼?共同的,即天台宗的通教,通聲聞、緣覺、菩薩,這叫通,通就是共同的。阿羅漢、辟支佛、菩薩,三乘都說,三乘共修都能夠證得,所以叫做共般若。我們通常講阿羅漢沒有般若智慧,這是大乘說的,跟大乘菩薩比,阿羅漢真的是沒有,阿羅漢只有解脫,沒有般若智慧。但是《華嚴經》裡面初信位的菩薩智慧比阿羅漢高,那又不一樣,他有不共般若。第二個叫「不共般若」,天台宗的別教、圓教,天台講藏通別圓,別教跟圓教,這是大乘。「唯對於別圓之二菩薩說之,不共於聲聞、緣覺之二眾」,所以叫不共般若。見《大智度論》。「百」是一百卷,第一百卷。《大智度論》一百卷,最後一卷講到天台家講的不共。我們一般講小乘沒有般若智慧,你要懂得,不共般若,小乘也有一點智慧,為什麼?你看看,小乘見思煩惱斷了,在《華嚴經》上說,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再執著了,不再執著,他證的是什麼?無上正等正覺,他證得正覺,那怎麼能沒有智慧?我們六道凡夫不能跟他相比,六道凡夫沒有智慧,他有智慧,他的智慧比我們高,真智慧,不是假的,正覺。但是跟菩薩比他就不行了,菩薩是正等正覺,菩薩不但對世出世間一切法沒有執著,他連分別都沒有,阿羅漢還有分別,菩薩沒有分別,所以菩薩證的是正等正覺,正等正覺就是不共般若,這阿羅漢、辟支佛沒有,所以叫不共。到成佛了,再加個「無上」,叫無上正等正覺。這些名相我們都要懂、都要知道。這是一個說法,天台宗的說法。
另外還有一個說法,世間般若、出世間般若。「世間般若,未行寂靜真實之般若,常行有見有相之般若也」。這些話有時候聽了還不太好懂,我們換句話說你就懂了,世間般若是什麼?就是佛法裡面常講的世智辯聰。像這些科學家、哲學家,你能說他沒有智慧嗎?你能說宇宙之間現象他不了解嗎?他也很高明。近代的科學確實比過去進步太多,利用高科技的這些儀器觀察宇宙,講太空物理、講量子力學,太空物理是宏觀世界,量子力學是微觀世界,講到基本粒子。我們不能不佩服,跟佛法上講的愈來愈相像,距離愈來愈近。但是怎麼樣?但是他分別執著完全沒有放下,所以叫世間般若,佛門也稱為世智辯聰,他有辯才,很聰明,叫世間般若。「出世間般若,於其中心如虛空,平等寂滅而離諸名相也。」(見地藏十輪經卷十)。這就很容易明瞭了,一個是智慧沒有放下妄想分別執著,叫世間;出世間是放下妄想分別執著,這個沒有了。這大家就很容易懂,我們在《華嚴經》也講得太多了。所以真實智慧是自性本具的,不是世間的世智辯聰,不是的,完全不一樣,是自性流露的,不需要學的,只要把障礙去掉,障礙就是執著。所以執著放下,正覺就現前,分別放下,正等正覺現前,這是出世間的。阿羅漢的智慧是出世間的般若,不是世間的。還有一個說法,是《華嚴經》上的,實相般若、觀照般若,這是三般若裡面前面的兩種,《華嚴經》上說的。
我們再看看什麼叫三般若?三般若裡面講就是三種般若,「般若者,圓常之大覺也,一覺有三德」,這個三般若就是三德,圓是圓滿,常是永恆。這是誰證得的?法身菩薩。也就是說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斷了,自性本具圓滿永恆的大覺現前了,這個境界通常我們講成佛了,證果了,證到如來果地。修行證果沒別的,就是自性本來圓滿永恆的大覺現前。
【*祈勸大眾持念***南無阿彌陀佛***南無觀世音菩薩***聖號*停緩地球冰山暖化*救渡止息世界大災難*】***
- Aug 05 Wed 2009 11:21
就是佛法裡面常講的世智辯聰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