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癌症人間很苦不必求病好
 >>>
所以具足信願行,行是你真念,「乃至十念」,十念是四十八願裡面講的,第十八願十念必生。講臨命終時,這個人一生沒遇到緣,到臨命終的時候才遇到善友,把念佛求生淨土的方法告訴他,勸他念佛。他的條件,聽了之後立刻就接受,能信、發願,他就能往生,一生沒遇到過!我在美國遇到一位,在華盛頓特區,有個同修一生沒有宗教信仰,得癌症,他開個麵包店,這個人非常好,忠厚老成。臨終的時候得癌症,醫院已經不接受治療,告訴他沒救了。家人領回去,到處求神拜佛,希望有奇蹟出現。我們在當地,有學佛的同學組成一個佛教會,華府佛教會,有幾個同學去看他,看他那個樣子就勸他,人間很苦,不必求病好,念佛求生極樂世界。把極樂世界依正莊嚴講給他聽,他聽了之後非常歡喜,告訴他家裡人,不要給他求醫治療,統統念佛幫助他求生淨土。念了三天,他真走了。這是他臨命終之前的三天,他念頭一轉,一念佛,他不痛了,他本來癌症很痛苦,就不痛了,所以他充滿信心,三天,很順利的走了。十念必生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臨命終時蒙佛攝受,佛來接引,便生極樂,花開見佛,悟入無生。

amtb2010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三年成功預知時至自在往生
 >>>底下有個比喻說,「飢遇王膳,而不能餐」,這是說什麼說眾生沒福。這不僅是釋迦如來,一切諸佛應化在十法界、應化在六道,普度眾生的第一經、第一法門,他不相信,他不接受,他聽不懂,真聽不懂,不是假的。這個道理我很清楚,為什麼聽不懂他對這個有懷疑,這是障礙;他傲慢,他瞧不起這個小部經,對這個他不在意。沒福報!把諸佛如來第一經給他,他不能接受。確實這八個字說得好,「垢重障深,心粗智劣」,就好像遇到國王的飲食,他不敢吃。

amtb2010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我們淨宗善導大師
 >>>
「由此言之,百萬阿僧祇因緣以起《華嚴》之典,一大事因緣以成《法華》之教,亦唯為此法之由序」,這個話說得好。日本、韓國、越南,在唐朝時候,這些國家都派了許多僧人(出家人)到中國來留學。那個時候,天台的智者大師、我們淨宗的善導大師,那都是名教授。這些小國,很多他們回去之後成為祖師大德,都是善導大師的學生、智者大師的學生。現在我們到日本,幾乎每個寺廟,你去看他的祖堂,供養祖師的,你都看到善導、天台大師他們的塑像,中國沒有了。還有他們的畫像,放在屋的椽上,你抬頭去看,畫像、塑像。他們對於祖師非常尊重,特別是善導大師,把淨土宗傳過去的。日本的寺廟用善導大師做寺名的,幾乎到處你都看到,「善導寺」,你看到善導寺,那肯定就是修淨土的道場。這樁事情,我們在梅光羲老居士的序文裡讀到,隋唐大德曾經很認真的來探索釋迦牟尼佛一代時教,就是他一生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,哪一部經最重要,能夠代表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教大家公推《華嚴》,稱《華嚴》為根本法輪,其他一切經教叫《華嚴》眷屬。《華嚴》是棵大樹,它是根是本,其他是這個樹上的枝枝葉葉。而《華嚴》最後是歸到淨土,於是《無量壽經》變成根本的根本,它最後歸到這裡,根本的根本。所以《華嚴》、《法華》這些大乘教變成什麼?變成《無量壽經》的由序。我對這個說法佩服得五體投地,為什麼我相信淨土是怎麼相信的?從《華嚴經》上相信的,從《法華經》、《楞嚴經》上相信的。

amtb2010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中國人常講人到無求品自高
 >>>
「特此一門,至圓極頓,而且由其簡易直捷。」這個法門好,在這樣一個時代,如果不能夠兼善天下,要獨善其身,關起門在家裡念佛。我以前曾經教過人,一般人每天賺錢不多,我過去在台北講經,常常來聽經,幾乎都不缺席的,有開計程車的,十幾個。我曾經跟他們開玩笑,但也是真實話,我說你們每天賺的錢,賺一天吃個三、五天沒問題,就可以休息三、五天,賺一天可以過三、五天的生活。我說好好賺一年,你可以休息三年,三年的時間好好用來念佛。為什麼吃飯問題解決了。三年成功了,就到極樂世界去,不成功,回來再開計程車,再去開一年,又可以休息三年。「特此一門,至圓極頓」。衣食住行愈簡單愈好,佛菩薩沒有一個在這方面是求人的,沒有。原始的僧團,釋迦牟尼佛採取的生活方式是托缽,日中一食,樹下一宿,中國人常講「人到無求品自高」,他真的無求。無求於世,所說的話句句真實,不會騙人。真的是簡易直捷。

amtb2010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 聖道一種今時難修其難非一
 >>>
而且一到那個地方,智慧、神通、道力跟七地菩薩一樣。這個話說什麼意思意思很深,就是說你一到西方極樂世界,你就有能力跟法身菩薩一樣,千處祈求千處應。哪個地方眾生有感,你就能夠到那裡去教化他,應以什麼身得度你就能現什麼身,像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一樣,有這麼大的本事,這樣的神通。諸位要曉得,那不是你自己修來的,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你,讓你就起這個作用,這個不可思議。不是說到西方極樂世界等我修成才能度眾生,你到那裡就行,這是十方諸佛世界裡面沒有的。「是故本經稱為稱性之極談也」,也就是說從諸佛如來,從阿彌陀佛如來自性裡面圓圓滿滿流露出來。講到極處,極就是圓滿。

amtb2010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得先打地基戒律地基
 
「可見淨宗正是直指頓證之法」,這就是一大事因緣,「以念佛心,入佛知見。淨宗之興起,正由此大事因緣也」。「下」,向下,「詳明本經興起之因緣」,前面是講諸佛如來出現在世間的因緣。眾生根性不一樣,但是佛的總目標、總方向是一致的,千經萬論殊途同歸,最後是歸淨土。所以佛法裡有三個科目是共同必修的科目,不管你修行哪個宗、哪個派、哪個法門。第一個戒律,戒律是共同科目,是基礎,你必須要紮根,像蓋房子一樣,不管你蓋多高,不管你蓋什麼樣子,得先打地基。戒律是地基,沒有戒律什麼都不能成就。第二個是理論,這是共同科目。法相唯識,《華嚴》是法相唯識的一部重要經典,法相唯識是六經十一部論,這六經裡有《華嚴經》,講宇宙緣起。《還源觀》上就講得好,「顯一體,起二用」,這二用,無論是依報,無論是正報,小至微塵,大至虛空法界,皆有三種周遍,這個不可思議,第一個「周遍法界」,第二個「出生無盡」,第三個「含容空有」。這個理是共通的,八萬四千法門,每一個法門都不能超越,你所依據的理論。第三,歸宿,你修行最後的結果都是往生極樂世界。八萬四千法門統統歸華藏世界,最後都歸華藏世界,到華藏世界之後,文殊、普賢再把你領著一起到極樂世界,所以極樂世界是共同的歸宿。這三個共同科目。這一段我們就學習到此地。

amtb2010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這裡講 如是利益安樂
 淨土大經解演義  (第十一集)  2010/4/15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02-039-0011

amtb2010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死心塌地一門深入放下萬緣

amtb2010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美的影相00004.jpg 得不到老師的指導這一生空過了
 >>>
第八,「親近善友」。具備前面七個條件,我們還要找增上緣,外面的力量來幫助我們,那是什麼老師。尋師訪友,要親近善知識,善知識很難遇到,遇到之後不可以離開,我們要得不到老師的指導,這一生空過了。所以人生在世,兩個大恩人,第一個是父母,父母生我、養我,我這個身命是得自於父母,沒有父母哪有這個身所以,人不能不孝順父母,不孝順父母是忘恩負義,果報不可思議。現在這個社會確實,自己發達了,享受五欲六塵,置父母不顧,不問他死活,這種人在今天社會有,而且不少。諸位想想,父母的心裡有多難過,這跟殺父殺母有什麼差別?照佛經上來講,果報在阿鼻地獄,大不孝,罪很重,你給社會大眾做了最不好的榜樣。不但是你個人,你影響到社會,社會確實有許多人看了你這個樣子向你學習,也都不孝,這個罪就重,這個罪就是變成五無間地獄。第二個大恩人是老師,我們的法身慧命得自於老師,對老師的孝順應該跟對父母是相等的。我們離開老師再不聞不問,這是對老師的大不孝,對老師大不孝的那個罪,跟對父母大不孝沒有兩樣。

amtb2010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不知道尊敬長輩學得不會做人
 
第二個,「慈悲深厚」。你能夠真正愛護眾生,尤其是現前這個時代的眾生。老人可憐,年老了兒孫不養活他,沒有依靠,我們在國外有三十年了,看得很多。外國的老人年老的時候,現在許多是國家養老,有救濟金給他,物質生活可以不愁,精神生活完全沒有。每個老人心裡心情都不好,一天到晚都不講話,老人院許多老人都想自殺,活在人間毫無意義。我們回過頭來再看兒童,兒童可憐,可憐在什麼地方沒有機會接受倫理道德因果的教育,所以他們長大不知道孝順父母,不知道尊敬長輩,學得一些技術,不會做人,明顯的增長自私自利。這是現在全世界普遍的現象,你看一老、一小,多可憐!我們在最近十年當中接觸很多宗教,參加多次世界和平會議,我們對社會的嚴重性我們自己心裡很清楚,所以極力提倡宗教團結、族群團結,也極力提倡改善養老、育幼的教育,讓老人在晚年真正過一個幸福美滿的晚年。如果有儒釋道三個根的教育,能做得成功。所以學佛就要效法佛菩薩,像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表演的,做出一生犧牲奉獻。我們今天講忍苦忍難,比釋迦牟尼佛還差很大一段距離,他是難行能行、難忍能忍,真有慈悲心!沒有深厚的愛心,這個十信也不能成就。

amtb2010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