聖道一種今時難修其難非一
>>>而且一到那個地方,智慧、神通、道力跟七地菩薩一樣。這個話說什麼意思?意思很深,就是說你一到西方極樂世界,你就有能力跟法身菩薩一樣,千處祈求千處應。哪個地方眾生有感,你就能夠到那裡去教化他,應以什麼身得度你就能現什麼身,像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一樣,有這麼大的本事,這樣的神通。諸位要曉得,那不是你自己修來的,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你,讓你就起這個作用,這個不可思議。不是說到西方極樂世界等我修成才能度眾生,你到那裡就行,這是十方諸佛世界裡面沒有的。「是故本經稱為稱性之極談也」,也就是說從諸佛如來,從阿彌陀佛如來自性裡面圓圓滿滿流露出來。講到極處,極就是圓滿。
- Sep 15 Wed 2010 08:52
聖道一種今時難修其難非一
- Sep 15 Wed 2010 08:50
得先打地基戒律是地基
得先打地基戒律是地基
「可見淨宗正是直指頓證之法」,這就是一大事因緣,「以念佛心,入佛知見。淨宗之興起,正由此大事因緣也」。「下」,向下,「詳明本經興起之因緣」,前面是講諸佛如來出現在世間的因緣。眾生根性不一樣,但是佛的總目標、總方向是一致的,千經萬論殊途同歸,最後是歸淨土。所以佛法裡有三個科目是共同必修的科目,不管你修行哪個宗、哪個派、哪個法門。第一個戒律,戒律是共同科目,是基礎,你必須要紮根,像蓋房子一樣,不管你蓋多高,不管你蓋什麼樣子,得先打地基。戒律是地基,沒有戒律什麼都不能成就。第二個是理論,這是共同科目。法相唯識,《華嚴》是法相唯識的一部重要經典,法相唯識是六經十一部論,這六經裡有《華嚴經》,講宇宙緣起。《還源觀》上就講得好,「顯一體,起二用」,這二用,無論是依報,無論是正報,小至微塵,大至虛空法界,皆有三種周遍,這個不可思議,第一個「周遍法界」,第二個「出生無盡」,第三個「含容空有」。這個理是共通的,八萬四千法門,每一個法門都不能超越,你所依據的理論。第三,歸宿,你修行最後的結果都是往生極樂世界。八萬四千法門統統歸華藏世界,最後都歸華藏世界,到華藏世界之後,文殊、普賢再把你領著一起到極樂世界,所以極樂世界是共同的歸宿。這三個共同科目。這一段我們就學習到此地。
- Sep 15 Wed 2010 08:47
這裡講 如是利益安樂
這裡講 如是利益安樂
淨土大經解演義 (第十一集) 2010/4/15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:02-039-0011
- Sep 07 Tue 2010 08:47
死心塌地一門深入放下萬緣
- Sep 07 Tue 2010 08:46
得不到老師的指導這一生空過了
得不到老師的指導這一生空過了
>>>第八,「親近善友」。具備前面七個條件,我們還要找增上緣,外面的力量來幫助我們,那是什麼?老師。尋師訪友,要親近善知識,善知識很難遇到,遇到之後不可以離開,我們要得不到老師的指導,這一生空過了。所以人生在世,兩個大恩人,第一個是父母,父母生我、養我,我這個身命是得自於父母,沒有父母哪有這個身?所以,人不能不孝順父母,不孝順父母是忘恩負義,果報不可思議。現在這個社會確實,自己發達了,享受五欲六塵,置父母不顧,不問他死活,這種人在今天社會有,而且不少。諸位想想,父母的心裡有多難過,這跟殺父殺母有什麼差別?照佛經上來講,果報在阿鼻地獄,大不孝,罪很重,你給社會大眾做了最不好的榜樣。不但是你個人,你影響到社會,社會確實有許多人看了你這個樣子向你學習,也都不孝,這個罪就重,這個罪就是變成五無間地獄。第二個大恩人是老師,我們的法身慧命得自於老師,對老師的孝順應該跟對父母是相等的。我們離開老師再不聞不問,這是對老師的大不孝,對老師大不孝的那個罪,跟對父母大不孝沒有兩樣。
- Sep 07 Tue 2010 08:29
不知道尊敬長輩學得不會做人
不知道尊敬長輩學得不會做人
第二個,「慈悲深厚」。你能夠真正愛護眾生,尤其是現前這個時代的眾生。老人可憐,年老了兒孫不養活他,沒有依靠,我們在國外有三十年了,看得很多。外國的老人年老的時候,現在許多是國家養老,有救濟金給他,物質生活可以不愁,精神生活完全沒有。每個老人心裡心情都不好,一天到晚都不講話,老人院許多老人都想自殺,活在人間毫無意義。我們回過頭來再看兒童,兒童可憐,可憐在什麼地方?沒有機會接受倫理道德因果的教育,所以他們長大不知道孝順父母,不知道尊敬長輩,學得一些技術,不會做人,明顯的增長自私自利。這是現在全世界普遍的現象,你看一老、一小,多可憐!我們在最近十年當中接觸很多宗教,參加多次世界和平會議,我們對社會的嚴重性我們自己心裡很清楚,所以極力提倡宗教團結、族群團結,也極力提倡改善養老、育幼的教育,讓老人在晚年真正過一個幸福美滿的晚年。如果有儒釋道三個根的教育,能做得成功。所以學佛就要效法佛菩薩,像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表演的,做出一生犧牲奉獻。我們今天講忍苦忍難,比釋迦牟尼佛還差很大一段距離,他是難行能行、難忍能忍,真有慈悲心!沒有深厚的愛心,這個十信也不能成就。
- Sep 07 Tue 2010 08:24
真的是苦不堪言不能忍會退轉
真的是苦不堪言不能忍會退轉
大方廣佛華嚴經 (第二0七三卷) 2009/11/26 檔名:12-17-2073
- Sep 07 Tue 2010 08:21
方法跟性德不相應就變成外道
方法跟性德不相應就變成外道
>>>不但我們六道凡夫體會不到,四聖法界裡面聲聞、緣覺、菩薩、佛,他也體會不到,為什麼?他沒破無明。就是說他還起心動念,起心動念就是障礙,讓你性德不能自然流露。那我們努力學,學不起心、不動念,行不行?不行,你在那裡學不起心、不動念,你是有作有為,你不是自然的。能不能達到?能。能達到什麼地方?第四禪的無想天,那裡頭的人都不起心、不動念,他也出不了六道輪迴。為什麼?他是個妄念修成的,他跟性相違背,他不稱性,他那個定功失掉,煩惱又起來,還是要往下墜落。這就是大乘教裡面所講的,「因地不真,果招迂曲」,他修行的理論、方法跟性德不相應,就變成外道,佛家講「心外求法」就變成外道。佛法一定要明理,理要搞得很透徹,這個十種都是從理上說的。統統明瞭,相即無相,並不是捨了相去得一個無相,有沒有這種人?有,我們六道裡面四空天就是這樣。四空天人,這是凡夫境界裡最高的,他討厭身體,有身體總是有麻煩。色界還有身體,財色名食睡沒有,他斷掉,但他有色身在,色身還是麻煩。佛教沒到中國來,老子就講過「吾有大患,為吾有身」,我有最大的憂患是什麼?因為我有身體,要是沒有身體多自在,所以真有這樣的修行人,修無想定。無想定修成功了,生無想天,無想天裡頭沒有身,所以叫四空天,比色界還要高一層。他是用無想修成的,還是有作有為,不是無為法,有作有為,所以他出不了六道輪迴,這我們要懂得,不能搞錯了。修到這個功夫也不是容易事情,叫四禪八定,四禪生色界天,四空定生無色界天,這都是有作有為的禪定,所以他出不了六道。
- Sep 07 Tue 2010 08:19
三毒煩惱叫自己造三途惡業
三毒煩惱叫自己造三途惡業
>>>世出世法的善根,這是佛的教誨,佛教六道眾生這是世間善根,佛教四聖法界的菩薩們那是出世間的善根。世間善根是什麼?三善根,佛經上常講的,「不貪、不瞋、不痴」,叫三善根。六道裡面這個世間法,一切善法都從三善根生出來的,所以它叫三善根。根,取植物有根它能夠生長,它能夠將來開花結果。我們現在這三善根怎麼樣?現在我們有貪,無貪的善根沒有;我們現在有瞋,常常不高興、發脾氣、怨天尤人,不瞋的善根沒有了;痴,那更沒話說,現在沒有智慧,天天生煩惱,這個要知道。我們有的三善根,現在不見,變成什麼?變成三毒,三毒就是貪瞋痴。毒誰?毒自己,不毒別人。三毒煩惱叫自己造三途惡業,你看貪,貪的果報在哪裡?在餓鬼道,貪心重的人他往鬼道裡頭走,他來生不能得人身。瞋恚心重的人到地獄道。愚痴重的人,愚痴是什麼?真妄、是非、邪正沒有能力辨別,往往搞顛倒,把假的當作真的,把邪的當作正的,把惡的當作善的,現在所講的價值觀顛倒,這個痴的果報是畜生。貪瞋痴的果報是餓鬼、地獄、畜生,他幹的是這個業,他將來往這個道路上去。佛菩薩看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他自己是完全不知道,還樂此不疲,以此為榮,這糟糕。佛菩薩能不能救他?不能。佛菩薩常在那邊等待,等什麼?等到他在三途裡面苦報受夠、受足,他就省悟過來,他一省悟,佛菩薩就來幫忙,佛菩薩幫助眾生很有耐心。
- Sep 07 Tue 2010 08:18
一絲毫保留都沒有全部給你
一絲毫保留都沒有全部給你
>>>三寶的淨德是覺正淨,佛是覺而不迷,法是正而不邪,僧是淨而不染,我們要從迷邪染回歸到覺正淨,這是三皈依。三皈依是什麼?三皈依是佛法教學最高的指導原則,也就是你將來學習一生所希求的目標,自性裡面的覺正淨,不是從外頭來的。覺正淨誰沒有?各個人都有,只是你迷了,迷了不起作用,起作用是相反的,起迷惑顛倒、邪知邪見、身心染污,起這個東西。覺悟之後,你起的就是覺正淨,覺而不迷、正而不邪、淨而不染,這個作用多好,這不能不知道,起覺正淨的作用。所以你看看佛教一入門,首先授什麼?授三皈。不管你懂不懂,不管你上中下什麼樣的根性,一來先給你授三皈,平等!把佛法修學最高指導原則傳授給你,大公無私。中國古人常講和盤托出,就是一絲毫保留都沒有,全部給你。你一生所修學的千經萬論,一切諸佛無量劫所說的一切法,都出不了這三個字,這三個字全把它包括,就是「覺正淨」。覺正淨在三藏裡面,覺是慧藏,智慧;正是定藏,就是經;淨,清淨是律藏,戒律,就是三藏,淨而不染是律藏,正而不邪是經藏,覺而不迷是論藏,經律論三藏。我們要學的、要修的、要證的,將來要教人的、要弘揚的,都出不了這三個字。佛菩薩決定沒有隱私、沒有私心,統統都說出來,這是三寶的淨德,深信不疑。佛所說的統統是我自性裡頭有的,他的障礙沒有了,我現在是障礙重重透不出來。 http://mbme.tw http://多元文化企業管理教育網站 .tw http://amtb2006.myweb.hinet.net供養大眾免費結緣http://www.mbme.url.tw歡迎您的加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