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L文件-自性因果科學 (117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001NOsiEgy6T050ihHN2f%26;690.jpg

 

amtb2010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161018265802033.jpg

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 七字五 音 加長板

amtb2010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上淨下空老和尚:全是自性所生所現

 

amtb2010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      把好榜樣做出來

文章標籤

amtb2010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健康長壽餐飲生活

 

amtb2010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立即處理孩子問題


amtb2010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迷邪染都不是自性裡頭本有的
 >>>下面第六,普照一切世間智,「謂如來有大智慧光明,普能照了無量世界」。這是真的不是假的,世界確實無量無邊無數無盡,沒有言語能形容到底有多少,它真的是無量。從哪裡來的?自性所現,「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」。自性本來就具足無量的智慧德能,所以變現出來的境界,無量無邊的色相,我們現在知道,一時頓現,太快了。雖然一時頓現,它有秩序,一絲毫都不亂,這是性德,《華嚴經》上稱為奧祕。我們今天雖然迷了自性,迷了自性如果能隨順性德,性德是盡善盡美,我們常講純淨純善。純淨純善的源頭在哪裡?找源頭,源頭在孝親、在尊師,這是源頭。世尊,不但是釋迦牟尼佛,十方三世無量無邊諸佛如來教化一切眾生,都是從孝道、從師道發揚光大的。性德具體說明就是《十善業》,佛講的《十善業》,道家講的《感應篇》,儒家講的《弟子規》,這是具體把它說出來了,無論哪一樣,都是普能照了無量世界。《十善》照了無量世界,《弟子規》也是照了無量世界,《感應篇》還是照了無量世界,我們不能不知道。你要從這裡紮根,無量無邊諸佛剎土你出入往來一絲毫障礙都沒有了,這是如來普照一切世界智。

amtb2010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自己無論是在順境或者是逆境
 >>>「契佛所知見」,你能契佛所知見,你就得「諸佛加持力」,諸佛加持力一共有七個,講了七種。第一,「同名號加持,令不疑故」。堅定信心,我們修學的人心裡有感,佛真的應,來給我們做證明。所以佛法是講證據的,這個精神是科學精神,你拿證據來,你證明。不是一個人證的,每個人入了境界之後都給你做證明,沒錯。契入境界,大家都清楚、都明白了。第二是「言讚加持,令入位者心安隱故」,這個很重要。言語讚歎也是為你證明,你聽了之後心安,理得心安。道理沒有證得,你心怎麼會安明白道理之後,心就安了。我們今天學佛,法慧菩薩有住,住在菩提心上,菩提心是一切諸佛、法身菩薩之所住,就是真誠、清淨、平等、正覺、慈悲。我們今天學佛,我們也要安住在菩提心上。真的,我們不是真正能安住,我們常常把這些名字念熟放在心上。能起作用非常好,不起作用也沒有關係,阿賴耶識裡面這個種子天天把它加強,天天念幾遍就是加強。有一定的強度,它自然起作用,也就是說,在生活上、工作上、待人接物再不會用虛偽心,用真誠心。自己無論是在順境或者是逆境、善緣惡緣,你能保持自己的清淨平等,不受外面境界的干擾,你就起作用;對待任何一個人不要分別,平等慈悲。從態度上做起,中國儒家很重視,佛法也重視。你看普賢菩薩十大願王,第一個「禮敬諸佛」,我們有沒有做到諸佛,所有一切眾生都是諸佛,你要記住這個。《華嚴經》上說的,一切眾生皆有佛性,既有佛性,他將來一定作佛,只是時間早晚,他肯定作佛。說得這麼堅定,一點懷疑都沒有。所以我們對於一切眾生,都要把他當作佛看待,這是真的不是假的。我們看他還是凡夫,那是我們有分別心,這分別心對他沒有妨礙,對我自己有妨礙,障礙我開悟、障礙我證果。所以,要把自己的障礙化解。障礙不在外頭,決定在自己,真正行菩薩道的人,外頭哪有障礙這是你不能不知道的。

amtb2010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造作的惡業 三惡道去受苦
 >>>
第八段是「明入定因緣」,第九段是「明十方諸佛與十智」,給他的加持,十種智慧。第十就是剛才念的這一段,「明法慧出定演說十種住門」,這十住法門,這是說前面這一品經從開頭到這個地方,它的大意。下面他就依照這個十門來解釋,道霈禪師的《疏論纂要》,選擇《合論》幾個重點幫助我們學習。我們看第一「釋菩薩名者」,解釋菩薩名號,「如十信位中菩薩下名,悉同名之為首」,這是講前面這一個大單元就是十信,這一個大單元是講十住。十信我們已經念過,十信菩薩每一位菩薩名號下面一個字都是首,十住菩薩下面這個字都是慧,我們看到法慧。十信位第一位是覺首,他講的有覺首、目首、財首、寶首、德首、精進首、智首、法首、賢首,這都稱為所謂十首菩薩,「悉同名之為首」,首是開端,「為明信心,以信為首」。所以大經上說「信為道元功德母」,不信你就沒法子學 ,信心才能夠契入,信是入道的根源,入道的第一個條件,以信為首。清涼在《華嚴經》裡面,也是把信擺在第一。從十住以下這是第二個大單元,解門,信解行證,這一個大單元分量很大,差不多是《華嚴經》的二分之一,給我們講解,行門只有一品。由這裡可以能看得到,解重要,解講得很詳細,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、十地都是講解,到等覺都是講解。

amtb2010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有競爭的心 那真是天誅地滅
  
>>>可是現在聖賢教育在社會上是冷門,有人知道好,不敢學,為什麼怕學了之後將來找不到飯吃,好像這個社會不希望有這種東西,幹這個事情在社會上找不到工作。現在大家頭腦裡頭只有一個理念,競爭,聖賢教育教我們忍讓,小孩從小就學忍讓,他將來在社會上還能立足嗎這是很大的障礙。我在年輕的時候,遇到了聖賢教育,我在台灣就一個人,沒有家,一個人的生活很簡單,我就選擇這個行業,一生不跟人競爭,「於人無爭,於世無求」。曾經有一個節目主持人,是個很有名的主持人,在香港來訪問我,問我這麼一句話,他說「中國諺語有句話說,人不為己,天誅地滅,法師,你對這句話怎麼看法」我說「這個話錯了,說錯了,怎麼說錯了孔子、孟子不為己,天沒有誅他,地也沒有滅他;釋迦牟尼佛一生不為自己,天也沒有誅他,地也沒有滅他;我在這個時代,我也學孔子,也學釋迦牟尼佛,老天爺也沒有誅我,也沒有滅我,我不是活得很好、活得很快樂嗎可見得這句話害了很多人。」我說你是搞媒體的,以後再不要說這個話,再不要誤導人家。真的,許多人被這句話誤導,認為非要跟人家競爭不可。人要是各個人都有競爭的心,那真是天誅地滅,這個事實我們不能不知道。

amtb2010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功德就好大你在這裡續佛慧命
 >>>現在我們這個時代,比起上一代,上一代是五十年前,佛法衰了,衰很多。什麼原因表演的人少了,講經的人少了;換句話說,真正學佛的人你沒看到,沒地方去看,你也沒法子去聽,你的信解不能現前,佛法才衰。我們自己發心求受三皈五戒,好事情,這是發心要做一個真的佛弟子。受了三皈五戒,有沒有做到如果真做到,你的功德就好大你在這裡續佛慧命,你在這個地方弘法利生。你能夠做出來,把十善、三皈五戒做出來,變成你自己的日常生活,變成你自己的思想行為,每個人接觸你,看到這是佛門弟子,與現在社會大眾有顯著的不相同。現在這個社會,一般人他不是修十善業,他是修十惡業;他不是修三皈,三皈是覺正淨,他修迷邪染,迷邪染一天比一天嚴重,他搞這個。這是我們曉得的,我們應該要怎麼做我也常常提醒同學,我知道這個社會染污的力量太強,誰能抵擋菩薩在這個時代也得戰戰兢兢,一不小心就退轉,就隨流合污,唯一的辦法就是不離開佛菩薩。佛菩薩在哪裡佛菩薩在經典裡。

amtb2010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我們生活空間不能離地球
 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二0五七卷)  2009/11/9     檔名:12-17-2057

amtb2010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修因證果所以名號是通號
 >>>我們再看底下,「又顯諸佛同說故」。法慧法師在這裡講十住經,「十住品」就是十住這品經,十方無量無邊無數的諸佛都講這個經,這經還能錯得了肯定利益眾生、利益自己。不是法慧菩薩一個在講,這麼多法慧佛都在講,顯諸佛同說。「加佛同名法慧者」。名號我們要曉得,佛門裡,佛的名號、菩薩的名號不是隨便說的,它是表法的,佛的名號表果德,菩薩的名號表修德。法慧菩薩他在修這個法門,修十住品;微塵數諸佛他們是法慧佛,就是這個法門他畢業了,修圓滿了。菩薩正在修,像博士班的研究生;佛是博士班畢業,已經拿到博士。同一個法門、同一個科系,表這個意思。我們平常中國人都喜歡念觀世音菩薩,求觀音菩薩保佑,其實很多都在搞迷信,為什麼不懂菩薩名號表法的意思。觀音菩薩表什麼表大慈大悲,我們念觀音菩薩,要把自己心性裡面的大慈悲心念出來,慈悲心念出來,自己就是觀世音菩薩,是這麼個意思。我們念阿彌陀佛,要把自性彌陀念出來,哪有不往生的道理!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同一個心性,自他不二,總得明白這個道理。地藏菩薩表孝親尊師,把自己自性裡頭孝敬,孝養父母、奉事師長這個心念出來,這是地藏菩薩。菩薩名號代表修因,佛的名號代表果德,修因證果。所以名號是通號,不是專說哪一個人。現在我們很多學佛的人搞錯了,好像觀音菩薩肯定就是那一個人,不是的,觀音菩薩無量無邊,修這個法門的都叫觀音菩薩。像此地的法慧菩薩,你只修十住品,統統叫法慧菩薩。所以它是通名,不是指哪一個人,這不能不知道。你搞錯,那就流於迷信。

amtb2010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全是在三途業不能不警惕
 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二0四二卷)  2009/9/24 檔名:12-17-2042

amtb2010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三年山河大地風水都變好了
 大方廣佛華嚴經  (第二0三六卷)  2009/1/29 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 檔名:12-17-2036

amtb2010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實驗水自然法爾如是的示現
 下面說「然上所釋,皆圓教意」,清涼大師跟我們講解的,都是大乘圓教的教義,講得圓滿。「故下發心品云」,初發菩提心品,下面一品「發心品」裡面說,「應知此人」,此人就是剛剛證得初住的這個人,「即與三世諸佛同等」,這成佛了,這個人就是剛剛放下妄想分別執著。我們講得比較清楚,大家明白,不會誤會,我講不起心、不動念、不分別、不執著,我講四句。不起心、不動念就是妄想沒有了,起心動念是妄想,不分別、不執著,這是佛。佛在世間示現的時候,應付這個好像是起心動念,那不是的,他確實沒有起心動念,沒有分別執著,可是他表演的時候真有。那個有是什麼?就我現在用江本勝博士的實驗,水自然法爾如是的示現,沒有分別執著、沒有起心動念,性德起用。「恆順眾生,隨喜功德」,這兩句話講得好,佛菩薩在世間恆順眾生,眾生善,順他的善;眾生惡,順他的惡,沒有一樣不隨順。隨順裡頭不起心、不動念、不分別、不執著,那叫功德,那叫隨喜功德。如果恆順裡面有起心動念、分別執著叫造業,那業就有善惡,出不了六道,惡業就是三惡道,善業就是三善道。如果恆順眾生,做一切事情像善財五十三參,他不起心、不動念、沒有分別、沒有執著,功德,功德怎麼樣把他無始無明的習氣就斷掉。無始無明習氣用這個方法斷,除這個方法沒有第二個方法。不能說我要用什麼方法斷、我要修什麼功,那就錯了,一起念頭你就墮落了,所以叫無功用道。他與三世諸佛同等。

amtb2010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三昧之體是一個都是清淨心
 >>>
下面他舉例子,「如善財見解脫長者,即入三昧,名普攝一切佛剎無邊陀羅尼,十方各現十佛剎微塵數佛國土海清淨莊嚴,總在身中,即明一切眾生身,總含無邊佛剎,體相無礙」。這個境界不可思議,尤其是末後這幾句話,說得太好了,不是我們沒分,我們有分,只是我們完全不知道,迷失了自性。這種無比殊勝莊嚴的現象,居然我們是一無所知,就在面前!是一無所知。這是善財童子參訪見到解脫長者,因為長者修定,他也修定,這個定叫「普攝一切佛剎無邊陀羅尼」。實在講這個定的名稱都從作用上講的,三昧之體是一個,都是清淨心,清淨心起用出生無盡遍,在三遍裡面第二個講的出生無盡。像萬花筒一樣,你要看什麼境界都能顯示出來,這看什麼看佛剎。遍法界虛空界裡面佛剎無量無邊,無有窮盡,為什麼它決定跟性德相應。自性沒有邊際,其廣無邊,其深無底,所以它現的相跟性德當然是相同的,不可能有例外的。所以它現的相,相就是世界,就是從一體起二用,物質現象跟精神現象,就像這個經上所講的,十方各現十佛剎微塵數佛國土,海是形容詞,像大海一樣,十方無處不現。現多少這數字是無法計算的。

amtb2010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所以佛法講信解行證  

初住菩薩就有能力在十法界,隨感,隨眾生的感他就應化,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,應以佛身得度他現佛身,應以比丘身得度他現比丘身,他得大自在,像《觀世音菩薩普門品》裡面講的三十二應。應,不離本處,能夠遍十方遍法界,哪個地方有感,那裡就有應,有這麼大的能力,為一切眾生現身說法。現身說法,他還會不會起心動念?給諸位說,沒有,決定沒有起心動念。起心動念尚且沒有,哪來的分別執著!這個要懂。不懂沒有關係,後面一遍一遍的來說明,你慢慢去體會。不懂不要去想,愈想距離就愈遠,為什麼?想是妄想,放下妄想你真正契入,你就真懂得了,只要有妄想就不行,這是佛法。佛法裡面確實有最高的科學,科學說什麼拿證據來。拿不出證據就不合科學,科學的精神就是要證據,成佛得拿證據來,證據向誰拿找成佛的人。譬如你入定,你這個定的功夫能夠到四禪八定,六道裡面的事情你就看得清清楚楚,你拿證據來,這證據拿不出來。可是我要知道,我看到的是真的還是假的,我要找誰來作證找個也有這樣的定功,我就向他請教,跟他講我看到的境界,他跟我講,對,沒錯,我看到跟你一樣。然後再找第三個人,那個人也有這種定功,你去問他,他說我看到的跟你們兩個人一樣,這證據。而且它平等,只要你把執著放下你就見到,它怎麼不是科學!高等科學。科學家要用儀器,佛法不用儀器,儀器永遠找不到真相,為什麼分別執著沒放下,你怎麼能見到真相!所以開悟的人要找祖師大德給他做證明,祖師大德他是開悟的人,你說出你悟入的境界,他知道,你一提他就了解,他給你印證。印證他就是你的老師,你就是在他會下開悟的,他給你做證明。佛成佛了,要找別的佛給他做證明,它是講要證據的,所以佛法講信解行證,後頭有個證,沒證不行。我們這裡講宗趣,趣就是證,這就科學精神,你要說佛教是不科學的,那信解行證,證,科學講得通。這是會,第三會。

amtb2010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所以佛法講信解行證  

初住菩薩就有能力在十法界,隨感,隨眾生的感他就應化,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,應以佛身得度他現佛身,應以比丘身得度他現比丘身,他得大自在,像《觀世音菩薩普門品》裡面講的三十二應。應,不離本處,能夠遍十方遍法界,哪個地方有感,那裡就有應,有這麼大的能力,為一切眾生現身說法。現身說法,他還會不會起心動念?給諸位說,沒有,決定沒有起心動念。起心動念尚且沒有,哪來的分別執著!這個要懂。不懂沒有關係,後面一遍一遍的來說明,你慢慢去體會。不懂不要去想,愈想距離就愈遠,為什麼?想是妄想,放下妄想你真正契入,你就真懂得了,只要有妄想就不行,這是佛法。佛法裡面確實有最高的科學,科學說什麼拿證據來。拿不出證據就不合科學,科學的精神就是要證據,成佛得拿證據來,證據向誰拿找成佛的人。譬如你入定,你這個定的功夫能夠到四禪八定,六道裡面的事情你就看得清清楚楚,你拿證據來,這證據拿不出來。可是我要知道,我看到的是真的還是假的,我要找誰來作證找個也有這樣的定功,我就向他請教,跟他講我看到的境界,他跟我講,對,沒錯,我看到跟你一樣。然後再找第三個人,那個人也有這種定功,你去問他,他說我看到的跟你們兩個人一樣,這證據。而且它平等,只要你把執著放下你就見到,它怎麼不是科學!高等科學。科學家要用儀器,佛法不用儀器,儀器永遠找不到真相,為什麼分別執著沒放下,你怎麼能見到真相!所以開悟的人要找祖師大德給他做證明,祖師大德他是開悟的人,你說出你悟入的境界,他知道,你一提他就了解,他給你印證。印證他就是你的老師,你就是在他會下開悟的,他給你做證明。佛成佛了,要找別的佛給他做證明,它是講要證據的,所以佛法講信解行證,後頭有個證,沒證不行。我們這裡講宗趣,趣就是證,這就科學精神,你要說佛教是不科學的,那信解行證,證,科學講得通。這是會,第三會。

amtb2010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「天下本無事,庸人自擾之」 
 今天還有個人告訴我,說香港有個算命的算得很靈。我問他什麼名字,他不知道。他說算個命六千塊。他一天只算六個人,而且登記排這個名字,三年都還輪不到。他說這個人非常靈,給你算的流年終身,一點都不會錯。他會算命,他不會改命運。我相信他的功夫不可能超過《了凡四訓》遇到的孔先生。這命能改,雲谷大師就教人改命運。所以明白這個道理,這個道理你真的明白了,你就很歡喜布施。布施要不要考慮?不要考慮,有什麼好考慮的,別人有需要的,真正有苦難的,去幫助他。清淨心布施,你得來的財富是清淨的;你顧慮這個、顧慮那個,布施的時候,你能夠得財富,你很煩惱,為什麼?你心不清淨,道理就是這樣。有人很有錢、很有福報,很快樂;有人很有錢,他很憂慮、很痛苦,不都是這個樣子嗎?這才是真正的因。聰明智慧,法布施;健康長壽,無畏布施。什麼樣的因,什麼樣的果,六道輪迴就是因果報應,一點都不差。你種什麼因,得什麼果,所謂「一飲一啄,莫非前定」,這個話是真的,一點都不假,真理。

amtb2010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