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og0012成功的人一生都守住謙卑


大方廣佛華嚴經(第一八0五卷)2007/8/14香港佛陀教育協會檔名:12-17-1805諸位法師,諸位同學。請看「無方大用」第八段,明毛光照益三昧門。昨天我們講到內淨六根最後一首偈「意清淨光」。*請上網看全文*
*******我們展開經典,展開古人的註疏,這一比就曉得,確實不如人。不要說古時候這些祖師大德,近代的,像圓瑛法師、諦閑法師、印光法師、虛雲老和尚,即使在香港居住多年的倓虛老法師,我們跟他比,比不上,差很遠了,還有什麼驕傲的?傲慢心自然就化解了。自古以來,儒釋道三家的學人,『成功的人一生都守住謙卑』。孔子一生待人接物謙卑,謙虛卑下,尊重別人。釋迦牟尼佛每天出去托缽,對乞丐、對極度貧窮的人,世尊尊敬,沒有絲毫看輕別人,沒有,這是佛做出好樣子給我們看。佛在經上教給我們,「一切眾生本來是佛」,所以佛看一切眾生都是佛,這個道理要懂。什麼時候覺得你自己這個道行有一點成就、有一點受用了,那是什麼?不敢再輕慢別人,這你得受用了。如果還自以為是,這個人不如我,他比我差,你沒有得受用,你沒有入門。中國古人所說的「滿遭損,謙受益」,這兩句話是真理。自以為是,你就不能再進步,你就到此為止。如果總覺得不夠,總覺得自己不足,你前途無限。世出世法,能記住《易經》上這兩句話,沒有不成就的。違背這句話,他就決定不會成就,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懂。
六根裡面,其他的我們說得不多,為什麼?意根是主要的。心要是正,眼耳鼻舌身都正;心要是靈,眼耳鼻舌身都靈光了,心是主。前面我們講了,這個意要是起貪瞋痴,這意就不清淨。記住,佛在經前面告訴我們,後頭都還有說,「一切法從心想生」。心裡面有貪瞋痴,他就想貪瞋痴。想貪瞋痴,三途的境界就現前,就是餓鬼、畜生、地獄的世界現前,這些罪苦眾生出現了。為什麼出現?你想出來的。你不想就沒有了,想就有。如果你要想持戒修善,人天境界現前。人天境界是什麼?享福的眾生出現了。
這兩個是對立的,善跟惡對立的。善心感得善果,惡念感得惡報。在什麼地方?就在現實的社會,你得要細心觀察。這一家人,家是社會最小的一個團體,這一家人和善,家裡雖然收入不多,比較清寒,這一家人快樂、和諧。如果這一家人心行都不善,一家人互相猜疑,父親懷疑兒子,兒子懷疑父親,先生懷疑太太,太太懷疑先生,這一家人再富有,即使是富貴家庭,沒有快樂。為什麼?能量消耗在貪瞋痴裡面去了,大幅的能量統統消耗掉了。心裡面常常有三毒,這個人多病。心裡面有戒善,持戒修善,他心平氣和,他能夠保全著能量。這是很明顯,而且很淺顯,只要我們稍稍注意,你就能知道,善惡禍福就擺在眼前,這麼清楚,這一點玄奧都沒有,很簡單的一個現實生活。
小乘人修行證得人我空,法我空沒有證得,三大類的煩惱只斷一個,執著放下了,不再執著了,還有分別。但是這個功德也相當可觀,為什麼?六道沒有了。這你就明白,六道是怎麼來的?從執著來的。有執著就有六道,沒有執著六道就沒有了。六道沒有了,他到哪裡去?他生四聖法界。四聖法界是釋迦牟尼佛的方便有餘土,六道是凡聖同居土。我們人道裡面是凡聖同居土,有佛菩薩出現在這個人間。天上,欲界第四天兜率天,凡聖同居土。色界四禪,第四禪天裡面有五不還天,那是聖人在裡面修行的地方,是凡聖同居土。所以小乘聖者證得三果,他在第四禪五不還天,在那個地方修成功了,也就是說把執著真的全放下了,對於世出世間一切人事物的執著念頭都沒有了,他就超越六道。
今天我們再看,「意地立弘誓心,攬慈悲五陰,大士眾生發現」。你看到這幾句話所說的,這是菩薩。意就是心,你要真正發弘誓願。這個弘誓願意思很廣,通常在教學裡面都是舉「四弘誓願」做代表。因為四弘誓願確實包括大乘菩薩在因地所發之願,無論他發的願多麼多、多麼廣大,總不出這四條,阿彌陀佛因地四十八願也不出這四條。第一個就是發度眾生的願,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。尤其是迷惑顛倒、造業受報這些罪苦眾生,你看在眼裡,聽在耳裡,你能不幫助他嗎?這些罪苦眾生裡面,有許多跟自己有關係的人,現前的家親眷屬,過去生中的家親眷屬,還有宿世生生世世的家親眷屬,等到你哪天修行三昧現前,你就看到了。三昧是禪定,禪定能夠突破空間維次,你能看到過去,你也能看到未來。你的禪定功夫愈深,你看的層面也就愈大愈深。
如果到法身菩薩,這是講什麼?破一品無明、證一分法身,這時你就發現,整個宇宙一切眾生跟自己是一體。大乘教上佛常講「十方三世佛,共同一法身,一心一智慧,力無畏亦然」。我們在這個經前面讀過,這個關係就太密切!怎麼能說一切眾生,花草樹木、山河大地跟我沒有關係?這是迷惑顛倒,他沒覺悟。他覺悟之後,才知道這些與我們有切身的關係、密切的關係。所以在如來的境界,整個宇宙是一個生命共同體,眾生受苦,佛菩薩在受苦,眾生得樂,佛菩薩得樂,這是真的不是假的。*******
要度眾生,你雖然有這個心,有這個願心,你沒有能力不行,這個願是空願,不能落實。但是,這一願如果是從真心裡面發出來的,它會產生無比的能量,這個能量能幫助你在這一生成佛。為什麼?要度眾生必須成就自己的道德。道德是什麼?就是第二願,「煩惱無盡誓願斷」。煩惱就是妄想分別執著,妄想是無明煩惱,分別是塵沙煩惱,執著是見思煩惱。你為什麼能斷?因為你弘願的能量太強。一般人發願為什麼斷不了?他沒有願,他的願是自私自利,他沒有幫助眾生的願,所以他沒有那麼大的能量來斷煩惱。
諸位你去看《地藏經》,婆羅門女因為母親造作惡業墮地獄,她要發心救她的母親,這個願不大。看到母親造業墮地獄,她的願擴大,大到什麼?大到要度所有地獄的眾生,這個願大!她母親是個引子引導她,最後她能夠把願發得那麼大,跟四弘誓願第一願相應,眾生無邊誓願度。這麼大的一個力量在推動她,她才感得覺華定自在王佛來指點她。教她修的什麼法門?念佛法門。八萬四千法門,為什麼不教她別的法門,教念佛法門?這是對善根成熟、善根殊勝的人來傳授的,因為你本來是佛,你現在又發心作佛,那麼你很快就成佛了。這個道理,所有一切眾生全都適用,哪個眾生不是佛?現在變成這個樣子不要緊,這是一念不覺,迷惑顛倒,回過頭來就行,叫回頭是岸。把迷轉成覺,你就成功了。*******
可是你一定要記住,一切經裡面都說,佛菩薩所以稱之為佛菩薩,無一不是大慈悲心為本。所以古德常講,佛家是「慈悲為本,方便為門」。你沒有慈悲心,你就是不懂得自愛。不懂得自愛的人,不愛別人,不會給別人方便。只有佛菩薩真懂得,大慈大悲,沒有任何條件。看到別人有困難,自然就伸手幫忙,像幫助自己的父母一樣,沒有吃的趕快送食物,沒有穿的趕快送衣服,有困難的立刻去幫助,這是佛菩薩。凡夫學佛,從發慈悲心開始,沒有慈悲心不能入佛門。所以在中國寺院的建築,你一進山門,頭一個看到的是誰?彌勒菩薩。而彌勒菩薩都塑造布袋和尚像,你第一個看到他,這就是入佛門頭一個要學習的,要學習什麼?笑臉迎人,要學習包容。
布袋和尚肚皮很大,能包容,能笑臉迎人,慷慨的布施幫助人。所以古人題了兩句話,叫「生平等心,成喜悅相」,讚歎彌勒菩薩。我們要學他,他不分富貴貧賤,也不分種族,亦不分宗教信仰,一律平等對待。《弟子規》裡面講的「凡是人,皆須愛」。他雖然不同種族,他是人;他不同宗教信仰,他也是人。他有分別,我沒有分別,這是佛。幾時到你不分別,你沒有分別心,你這一生很可能證得無上的佛果。因為佛在經典裡面告訴我們,十法界的因行,就是第一個條件;條件很多,無量因緣,這裡頭最重要的一個,作佛最重要的是什麼?平等心。菩薩最重要的是六度心,辟支佛最重要的是因緣心,阿羅漢最重要的是四諦心。講到六道,天道裡頭最重要的是慈悲心,四無量心慈悲喜捨,天道的。
所以人真修平等心,平等心在哪裡修?就在日常生活當中。怎麼平等法?不起分別、不起執著就平等了,有分別執著就不平等。如何在日常生活、在工作、在處事待人接物把分別執著放下,你就平等了。平等你才能夠生歡喜相,為什麼?你沒有煩惱了。你看看,分別是煩惱,執著是煩惱;分別是塵沙煩惱,執著是見思煩惱,煩惱放下了,智慧生起來,平等性智現前了,妙觀察智現前了,他怎麼不歡喜?常生歡喜心,法喜充滿,這才能幫助人。別人有煩惱,你也有煩惱,你沒有能力幫助別人。他有煩惱,你有智慧,你才真正幫他解決問題。*******
【*祈勸大眾持念***南無阿彌陀佛***南無觀世音菩薩***聖號*停緩地球冰山暖化*救渡止息世界大災難*】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mtb20108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